从乌合之众的网暴行为,看危机公关大反转
据媒体报道,近日微博将上线“一键隔离网报”模式,以优化新闻当事人保护。1月27日 微博管理员发文表示,在近一周的排查中,共发现泄露隐私、造谣他人、侮辱谩骂等类型违规账号4515个,分别予以禁言30天到永久禁言的处置,并删除相关内容。微博后续拟上线“一键隔离网络暴力”模式,加强人身攻击/不友善言论识别处置,优化新闻当事人保护,确保用户安全。这则新闻让我们公关人泪大喜奔。因为,在互联网信息时代,在线舆情管理和企业声誉风控一直是公关人头疼的问题。
01舆情大反转
品悦橙小编想起去年,中央网信办互联网舆情中心副主任狄多华老师,发表了一篇题为《移动互联网时代舆情发转特点及对策研究》的文章。文章“反转舆情”不是“反转新闻”或者“虚假新闻”,是因为反转舆情包括且不止于虚假新闻事件本身,它的核心更侧重于整个舆情事件的演变过程,特别是“受众态度”的反转与平息。
新闻事件本身的反转在实践方面有不同的表现:一种是新闻事实完全捏造,在有了新的事实信息后导致舆情反转;二是新闻本身没有虚假成分,但不全面客观,在增加了新的审视角度或者重要信息后,公众的观点产生了改变,进而导致舆情反转。通过分析统计反转舆情案例可将其分为两类,第一类是随着新闻事实澄清与真相解构,反转平息的过程,多是由警方辟谣、官方纠偏构成;第二类是从事件本身看,可能当事人自己主动散布虚假信息,操控网军,直至被迫挖出真相。
据2020年反转舆情首发媒体统计,自媒体占比约62%,高于大众媒体的38%。截至去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使用手机上网的人数比例达99.7%,由此可推断自媒体的使用者、关注者增多。因此,2020年的反转舆情首发更多源自自媒体,并引发公众广泛议论。发失实是造成舆情反转的重要原因。当然还有发酵平台都是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等自媒体平台。自媒体平台具有交互性强、平台门槛低、新闻实效性强、新闻把关人机制作用有限的特性,在传播过程中,受众能够即时对事件发表意见并表达态度,助力公共事件或网暴行为的进一步传播与情绪蔓延。
02反网暴行为新对策
危机公关常规性策略---在反转舆情的发酵过程中,网络水军与意见领袖的参与往往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网络水军常与网络暴力、虚假信息、造谣传谣等相关联,滥用会破坏网络舆论秩序。而在网民情绪裹挟下,一方面,意见领袖的作用被弱化,另一方面,意见领袖通过发布未经证实的信息,带偏、误导舆论,加剧了群体撕裂。当然还有社会热点议题。
九项工作
对于那些靠网络流量提升品牌势能的品牌商而言,当面临不良竞品靠负面新闻来争夺消费者好感,或某些自媒体靠碰瓷和蹭热度来拉升自己流量时,企业需要在负面舆情冲击下,做好以下工作准备:
一、发现对公司不利的网络谣言或诽谤性新闻,要第一时间向主管部门汇报。并采取舆论追溯跟踪,将微信,微博和网页等平台的源头信息提供给网警。立案需要依法依规,而网络自媒体不负责任流传的一些假消息无法构成立案的前置条件。
二、危机事件发酵处理。公司是否有必要在官微平台上回应所有负面?从公关和品牌热度考虑,对于高热度、高网红品牌,无论发任何声明都会将公众热度推高,甚至会上热搜。发官微的目的是平息舆论和让不明真相的群众了解情况,但如果措辞把控不当,可能会引起反弹或深挖攻击;
三、声明发布时间:很多时候,自媒体会将品牌社交负面新闻放到下半夜发,以引起中国通宵熬夜码农们的关注。官微声明一般会放到清晨发,既表明公司态度,又不会掀起网络舆论,因为清晨网络一片沉静;
四、媒体公关策略:净化搜索结果SEO百度、净化企业聚合新闻栏舆情;和平台联系沟通,发函或开展合作,通过平台集中净化中小号的相关信息;
五、如有证据发现是行业内有人炒作。需积极通过政府去协调和传递信息给行业竞品,表明要创造良性竞争环境;
六、危机事件报告撰写:事件简单说明时间地点人物和活动性质,以及从事件发生到负面发酵的时间轴。说明事件分析与预判,根据舆情发酵规律,媒体密集度(有组织的规划),新闻内容倾向(恶意攻击)和对公司和行业的负面影响;
七、持续监控网络攻击事件,并针对重大事件进行背景调查,不排除行使法律手段维权,以保障自身发展;
八、与地方政府携手,为行业营造良好的商业环境,共同发展共同成长,杜绝网络恶意践踏、恶意攻击的行为等;
九、平时多储备一些企业好故事,如遇危机进行网络正面覆盖,稀释不良评论
03传播底线的四个关键点
一、企业在反转舆情中的作用是加强责任意识认清身负社会价值观的引导者。在流量经济的年代里强调内容客观性和真实性,要引导积极向上的社会舆论,传播正能量。
二、在公关传播中不要以吸引流量为目的,在评论社会热点或蹭热度做品牌联名快闪时,不要刻意误导消费者,制造低级俗媚的反转舆情。
三、作为上市公司,不要为了掩盖危机或问题就对媒体或水军进行收买,故意运用网络文章的舆论导向操控公众的认知度和对新闻信息的甄别能力。正所谓,流言止于智者,当面对敏感话题时应当主动发表理智言论,避免偏激舆论一边倒。
四、企业家应当保持良好素质,不肆意发表行业或竞品的攻击性言论,积极传播正能量内容,对网络言行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