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公关理论】最好的危机公关是没有公关
2020-2021年,诸多危机公关事件,从企业危机“窦娥冤”、海底捞“餐品涨价”、蒙牛“倒牛奶”事件,到娱乐大瓜“时间管理大师”罗志祥、郑爽阴阳合同事件......这些公关事件背后究竟有什么门道,跟着品悦橙网络小编来看看。
“危机公关”是什么?
就是在危机时刻进行公共关系的处理,对舆情进行引导。落实到具体的动作是要发文章,处理文章。
这可能是危机公关公司的想法和做法。
然而实际的最佳应对方案可能是,保持沉默,不做公关。
因为很多时候都是,越解释,越出事。
我们不妨看看人们在解释时常用的几个基本套路:
不是这样——对事情进行推诿、甩锅,但是一旦被实锤,会更加被动。
都是这样——比如,我只是犯了天下男人都犯的错。
只能这样——比如,我也想做好人,我当时没得选,只能和ta结婚。
解释来来回回其实只能用这些套路,但这样的效果其实非常差,而且你所做的任何解释,其实都有对方辩友从另一个角度来攻击你这些言辞和逻辑。解释并不是掩饰,而是给对方输送攻击自己的弹药。
尤其是在受到攻击的压力情况下,更容易忙中出错,说多错多。
但危机公关公司可能不会给你什么都不做的建议,不然他们靠什么收费?
危机公关公司不怕事大,不是他自己的事,而且事越大,收费越高。
这里品悦橙小编不妨跟大家分享一些专家的小建议:
1. 还是要尽量关起门来跟对方谈,谈僵了也没事,只要不下牌桌,不发酵成公关事件,双方都还有机会用更小的成本去解决问题;
2. 输赢心不要太重,想清楚自己的目标,而不是要挣个高下,更要想清楚自己的退路,如果没得选,该认怂时就得认怂;
3. 一旦发酵成公众事件,稳住,不要乱动,先让子弹飞一会,舆论场有可能转向。当有人骂你SB的时候,也有人说他们FP。而且世界也不是围绕你转的,下一个热点来的时候你就被遗忘了。但是如果你的防御心太重,这个热点就会被放大和延长。
这些现实的缩影,在我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也同样会上演。
比如:
工作上出现小的纰漏,领导或老板指责追究责任;
夫妻两个人之间的吵架,激化成一个家族的矛盾;
这些危机事件或者冲突,该如何去化解?
面对冲突,人们有三种应激反应:
逃跑(flee)、应战(fight)或投降(give up)。
这三种应激反应其实都属于情绪反应,是印刻在人们基因里的一种原始本能。
如果按照情绪反应去处理,你会发现,自己通常会变得比较被动。
推荐的做法是:
1. 冷静下来,不做过多解释,给彼此一个喘息和思考事情来龙去脉的机会。
2. 尽量可以内部或私底下沟通,从对方角度,去承认自己的失误,最好是上升一个层面去谈,对方可能也会“反求诸己”,看到自己身上的问题。
3. 提出协商方案,并表示真诚的态度,征求对方意见。
4. 如果想在事件里管理好情绪,可以在心中默念这句话:他已经尽力了。这样可能会化解你的一部分情绪,治愈你的内心。
写在最后:
最好的危机公关是没有公关,它是一种危机处理的方式,也是一种事物预见性的睿智。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在商务谈判中也一样,平时培养良好的谈判习惯,而不是酿成僵局后花大价钱请教谈判专家,那时可调整的空间比较小了。